焦点快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共话人工智能的机遇和挑战
2023-06-27 17:04:56 新华社

新华财经杭州6月27日电(记者殷晓圣)“人工智能会消灭还是创造更多的工作?”“虚拟世界能让人类更幸福吗?”“数字技术会让全球更割裂还是更融合?”……2023阿里巴巴罗汉堂数字经济年会近日在杭州举办。

会上,一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全球前沿学科领域开创者与带头人、学界和企业界代表会聚西子湖畔,畅谈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与气候韧性、复杂科学发展等全球发展议题。

在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看来,人类历史已经证明,技术的进步不会减少工作岗位的数量,反而可能会缩短工作时长,“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长期趋势”。


(相关资料图)

对于虚拟世界是否能让人更幸福,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本特·霍姆斯特罗姆认为,这更多取决于人们能否与社区、家庭和朋友更深地联结,而非出于金钱等因素。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表示,未来将诞生“人工智能咨询公司”这一全新行业,为无法自行研发但需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提供服务。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认为,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企业的运行方式和员工的工作模式,因此对员工进行及时培训十分重要。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认为,共同的“语言”带来链接。数字技术使用的是中文、英语之外的另一种世界性语言,如果善加使用,将会让世界更融合。

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张勇认为,人工智能给整个社会带来全新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将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甚至出现一些现在完全无法想象的新岗位、新行业。就像在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初,再有想象力的人也无法准确描绘出如今的图景。

钉钉总裁叶军表示,AI等技术变革最重要的是要进入生产力环节,有了广泛的应用场景后,会涌现出更多能力。

“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但是我相信,人类比机器拥有更多的智慧,肯定能找到与人工智能、与机器和谐相处的模式。”张勇说。(完)

编辑:王溯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