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优势专业有哪些、哪些专业比较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最好的专业名单,包含特色专业、优势专业等,供大家参考。
1、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最好的专业名单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项目认定骨干专业: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现代纺织技术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工程造价
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现代纺织技术、服装制版与工艺、服装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
山东省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工程造价、现代纺织技术、染整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路桥工程技术、会计电算化(建筑项目核算)
山东省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服装设计、会计电算化
2022高考信息不断变化,本站提供的高考成绩查询、2022高考录取分数线、高校等招生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2023年单独招生计划为175人(包括退役军人类15人),综合评价招生计划为200人。分类别、分专业招生计划如下。招生计划最终以省教育厅下达的为准。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2023单招和综合评价招生计划
(1)单独考试招生专业计划
计划类型 | 代号 | 专业代码 | 招生专业 | 计划数 | 春季高考专业类别 | 学费 | 学制 |
普通类 | 01 | 520301 | 药学 | 20 | 药学 | 5000 | 3年 |
02 | 520410 | 中药学 | 20 | 药学 | 5000 | 3年 | |
03 | 520202 | 助产(仅限女生) | 20 | 护理 | 5000 | 3年 | |
04 | 520802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 20 | 学前教育 | 5000 | 3年 | |
05 | 520504 | 口腔医学技术 | 20 | 医学技术 | 5000 | 3年 | |
06 | 490210 | 智能医疗装备技术 | 20 | 设备维修 | 5000 | 3年 | |
07 | 590302 |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 20 | 公共服务与管理 | 5000 | 3年 | |
08 | 490104 |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 20 | 烹饪 | 5000 | 3年 | |
退役军人类 | 09 | 520301 | 药学 | 10 | 不限 | 5000 | 3年 |
10 | 520410 | 中药学 | 5 | 不限 | 5000 | 3年 |
(2)综合评价招生专业计划
计划类型 | 代号 | 专业代码 | 招生专业 | 计划数 | 学费 | 学制 |
普通类 | 0A | 520301 | 药学 | 20 | 5000 | 3年 |
0B | 520410 | 中药学 | 20 | 5000 | 3年 | |
0C | 520202 | 助产(仅限女生) | 10 | 5000 | 3年 | |
0D | 520802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 20 | 5000 | 3年 | |
0E | 520416 | 中医康复技术 | 20 | 5000 | 3年 | |
0F | 490201 | 药品生产技术 | 20 | 5000 | 3年 | |
0G | 490210 | 智能医疗装备技术 | 30 | 5000 | 3年 | |
0H | 590302 |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 30 | 5000 | 3年 | |
0J | 490104 |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 30 | 5000 | 3年 |
本站提示:大家在知道自己高考成绩后可以下载《志愿》,进入志愿软件,了解查询自己的成绩在全国能上的大学以及更多高考内容。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2023单招和综合评价招生报名条件
1.考生须首先通过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后,方可参加济南护理职业学院的单独招生或综合评价招生。
2.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社会人员报考应取得高中阶段教育毕业证书或具有同等学力),可报考济南护理职业学院单独招生考试;山东省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可报考济南护理职业学院综合评价招生考试。
3.男女生比例:助产专业只招收女生,其他专业不限男女比例;
4.单独招生文化素质考试、综合评价招生面试中如涉及外语测试,语种为英语。考生入学后我院公共外语教学语种为英语。
5.报名参加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或已被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考生须参加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组织的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体检。不参加体检或体检项目不完整将影响考生后续录取信息报送且无法正常进行学籍注册。
对考生体检中的身体健康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文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