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安全是企业的竞争力,更是最大的效益。项目建设工期再紧,生产任务再繁重,也不能逆安全管理制度而行,这是石化企业必须坚守的底线。
安全管理要策划先行,“事后诸葛亮”要不得。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最重要环节,要通过强化安全事故警示教育、安全应急演练等措施,提前让员工绷紧安全这根弦,从思想上时刻保持警醒。安全管理“不打无把握之仗”,要做到项目建设或者生产未开始,就提前将安全管理的硬投入、硬标准、硬措施落实到位。
安全管理要做实做细,形式主义要不得。企业要聚焦生产一线或者项目建设施工作业层面,坚决落实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责任制,杜绝违章指挥,防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式的安全检查。特别是一线生产或者施工负责人,必须亲自组织、落实、检查安全措施,保证每一道工序、每一名员工都处在安全管控范围内,做到“零距离、零盲区、零容忍”。
安全管理要技术引领,硬干蛮干要不得。在青岛炼化余热锅炉检修改造项目建设施工中,参建员工通过模块化施工技术创新,让钢结构、设备、工艺管道等专业实现了整体拆除、统一安装、集中焊接,全面降低了高处作业、起重吊装、密闭空间等关键专业的安全风险。企业要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装备、工法更新升级,以此提升生产和项目建设安全控制力和事故防范能力。(田元武)
(责任编辑:蒋文娟 )